历法的缘由
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九分九秒.自春分回至春分,须三百六十五日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是谓岁实,盖春分点逐渐西行,故岁实较地球周天之时刻为短,相有效期凡二十分二十三秒,是为岁差,自正月一日至次年之正月一日,谓之年。授时之要,首在节气,必年长与岁相等,庶春秋之代谢有常。然一年之内,不能有厅零七八碎时数,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平年。每年所余之五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积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过三年,增加一日,为闰年,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所过多这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约得四分之三日,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而每四百年中减三闰,平均计算,每年得三百六十五日五时四十九分十二秒,须三千年后始有一日之差,置闰之法,为便利故,取西历纪元计算凡西历年数之可以四除尽者,则仍为闰年。例如一千九百十二年、一千九百十六年、一千九百三十二年等,皆为闰年。一千八百年,一千九百年,则不闰。一千六百年、二千年,则仍为闰年。至年之首日,则据闰法推算而定,实与节气天象无关,此阳历年法之略也。
阳历每年分十二月,其日数有定,七月以前,单月皆三十一日,而双月三十日;八以后,双月皆三十一日,而单月三十日,二月平年三十八日,闰年二十九日。
以前历唯其之历法,中制作各异,为法不一,然其要旨则同。无异于阳历者,则在月法,新历之月,仅为年之分段,与晦朔弦望无关,故其日数可以规定。阴历之月,乃以日月合朔之日为首,二次合朔相距约二十九日有半,故月之日数,或为二十九,或为三十。因月法之不同,看法以亦异,年以近立春之朔日为始,一年之内,月数不能有奇零,然积十二月,仅得三百五十四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不规则积二年,又少二十五日,亦可置一闰。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一月之内 ,寻常有一节一气,然每一节气之日数,平均约三十日又十分之四。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有半,故每历二三年必遇一月,其内仅有节无气者,即用以为闰月,此阳历之大概也。
晦朔弦望
月绕地行,地至何处亦随之而行,每日行十三度十分有奇,故每月有盈亏之别,阴历每月一朔一望,月初则全晦,历二三日成弯形,再四五日见其半,再七八日其盈,至是又渐渐亏缺以至于晦。
因月体无发光之本能,恒藉日光之反射而有不同,当全晦时,即月在日与地之间,日月同一经度,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于地球之上,是为“朔”。及离朔七日余而距日九十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是谓“上弦”。至于月与日正对面为一百八十度,日月又同一经度,地在日与月之间,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圆而为“望”、离望七日许,距日亦九十度,日行于月前,又仅见其半面,是谓“下弦”。至距日愈近,仍介于日与地之间时,光又全晦而为朔矣。
阳历的来历
年有三种。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时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称之为“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怛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署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吾人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起见,编一歌决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这时娄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积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其无闰日之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第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置闰之法,为便利起见,按公元计算:凡公元年数能以四除尽者(例如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皆为闰年;唯世纪年(例如一八○○年、一九○○年)则不闰;世纪年之世纪数,可以四除尽者,(例如一六○○年、二○○○年)则仍为闰年;即西历年数,若以百除之得整烽,再以四除之而不尽者,皆不置闰,其能除尽者则仍为闰年。
地球之轨道为椭圆形,故距日有远近,一月一日,其距离最近,谓之“近日点”,七月二日距离最远,谓之“远日点”。一年的开始,谓之“岁首”,亦称“年始”,阳历以近日点为岁首,为元月一日。
阳历月大月小
阳历每年分十二个月,每月的日数不规则,月大三十一天,月小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天,闰年二月二十九天。阳历的一个月,与月球之运行无关,不过是一年分为十二段,失去月的意义。除二月份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在数均有一定:七月以前,单月是三十一天,双月三十天;八月以后,双月是三十一天,单月三十天。为了记忆方便,编一歌诀如下:“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回。”(注: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太阴历的释义
其实农历不是纯粹的阴历,也不是纯粹的阳历,而是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所以,要了解农历,也应该了解太阳历和太阳历。大阳历已在前作了详细介绍,所以在此介绍太阴历。
太阴历也叫阴历,是按月亮圆缺的规律制订的历法。月亮又叫太阴。以月的圆缺作标准,月大30天,月小29天,一年12个月,354天或355天,若不设闰月,就比回归年(阳历一年)365或366天少11天左右,如果以16年计算,就相差170多天,也就是说,16个回归年比太阴历的16年几乎多半年的时间了。这样太阴历月份和四季的气候不吻合。比如太阴历一月份,有的年份是冬季,而有的年份却是夏季,就会出现一月里开电扇、吃冰棒,六月里下大雪、穿棉衣的怪现象。太阴历在实际中使用不方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农历的来历
农历是把朔望月工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它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农历中置闰月较为复杂,在下面叙述。这样它又有了阳历的成份。所以农历比纯粹的阴历实用、方便。由于农历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我国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喜爱农历。
农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谐趣凝鄹 中华民族的智慧。
根据我国历史记载,从典帝时起到清朝末年这段时间里,一共使用过一百零二种历法,基本上都是属于阴阳历的物质。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三四千前,就已经把纯粹的阴历和阳历很好地调和起来了。这种兼顾望月周期和回归年长度的方法,也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
农历在我国使用久远,又称夏历。曾被贬为“废历”。最后一次修订在清乾隆七年(约1742年)由载进贤对汤若的时宪历进行修订。中国广大农民对农历非常熟悉,很多民俗节日以农历为根据。与农历共同广泛流行的还有二十四节气、朔、望、十二生肖等。
农历此阳历每年少11天之多,3年则少33天,所以,逢3年加一个月,叫闰月。但3年一闰还剩下三四天,仍不精确。于是采用5年两闰法。但5年两闰又多了四五天。于是用8年三闰来被救,但8年三闰又少了2天。经过反复测天象和实践检验,终于订出了19年七闰法,即19年之间设7个闰月。公历19年是6939.6018天,农历19年(含7个闰月球是6939.691天,因此两种历法在19年之间只差2小时左右,可以说,是比较精确的了。还就指出的是, 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创造性的提出了在391年中设144个闰月的闰法,这就更精确了。
由此可见,农历年有时是十二个月,有时是十三个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严格的科学规律的。但是,闰月究竟放在哪一年的哪一个月呢?农历闰月的安置,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处理。大致上,在西汉初期以前,都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例如,汉初反九月做为一年的最一个月,那时的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后九月”。到了后来,随着历法的逐步精密。安置闰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规定,这就是把不包含有中气的月份做为闰月。这个置闰规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所以下面专门介绍中气。
文章分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