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各自的原始宗教信仰。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是“道、释、儒”三教,道教和儒教产生于中国本土,只有佛教来自古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的儒、道思想互相碰撞、冲突,在传播过程中又不断与当地的固有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中国各民族佛教文化,并在保存其精髓和特质的前提下,逐渐演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因此可以说佛教也已经由外来文化转化成了中国自身的文化,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与诸子百家一起支撑起了华夏文明这座万世不朽的大厦!众所周知,世界上凡是宗教都带有一定的排它性,都认为只有自已的教义才是教化百姓的济世良方,“道、释、儒”三教亦不例外,因此难免有相互抵毁和排拆的地方。但三教在劝人向善,淳化风气这一点上却超越了宗教所具有的排它性,一致以弘扬人性中最美好的忠、孝、仁、慈来作为自已教义的基本核心,真正达到了三教合一殊途同归。三教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大多数的封建帝王所接受,正是在于它们能够对社会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规范作用,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广大民众所接受,在于它们充满哲理的语言,能够启迪世人的智慧,解答人生的困惑,而且能够作为人们精神的寄托,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三教之积极意义还在于都主张通过自身的刻苦修练来达到觉悟人生,超越自我,在自身努力做到超凡脱俗的同时还要不忘通过传经布道来劝人向善,自利利他。三教的最终目标就是共同创造一个没有战争、压迫,没有饥饿、贫穷,没有痛苦、烦恼,甚至没有生老病死的和谐平等之美好世界。
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视道德感化教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为政之道不但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而且还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汉代司马迁也曾说过:“法施已然之后,礼禁未然之先。”提醒人们不应忽视道德约束的作用,认为用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人心,可以使人心思善,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三教在宣扬道德、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等方面的确起着法律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中国历代统治者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大都非常重视。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人对三教有着片面的认识,甚至利用西方科学来反驳三教为人们建立的精神世界,认为三教思想就是封建迷信。也有的人因袭前人对三教偏激的一种说法,认为三教就是“出,入,逃”。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并且妨碍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出”指的是“出则道”,也就是将道家希望以退为进来达到无为而治的良好愿望,看成是只顾自已出世逍遥的消极哲学,忽视了道教教导世人慈爱俭朴、退避柔敛的社会贡献。“入”指的是“入则儒”,将儒家“学以济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高尚之举曲解为钻营仕途的入世之道,从而贬低了儒教崇尚教学的积极意义;“逃”指的是“逃则佛”,将佛家以解脱世人生死之苦,度化众生同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已任的妙法宏愿,认为是对现实的逃避,是迷信虚无!对此,人们若能以平常心来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对三教的偏见误解,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完整仔细的阅读几部三教经典,就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三教对人们思想境界产生的巨大震撼力!
不可否认,自三教产生以来,每当人们面对天灾人祸惶恐不安之际,总会求助于三教的精神力量来给予心灵的安慰。而每当社会稳定、物质丰富,面对歌舞升平物欲横流之际,人们又往往会流于逸乐不思进取,甚至于道德沦丧。这时,同样需要三教的精神力量来帮助找回人们心中失去的平衡。特别是当今社会,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一切以经济为主,使得三教对人们的精神约束显得苍白无力。有人就是因为从不懂道家的“退避忍让”,到不顾儒家的“礼义廉耻”,直至不信佛家“因果报应”,最终违法犯罪,害人害已!因此,若能够学一点三教经典,一定会使我们平和心境,增长智慧,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阅读三教经典从狭义上说能为人们破迷开雾引导人生,从广义上讲还能起到安定人心和谐社会的良好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还是有许多人愿意修习三教,只是对于浩如烟海的三教典籍不知从何处下手。有鉴于此,为方便初学者了解“三教”大概意思,本中心编辑了这本《三教劝善书》。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冀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来研习三教,弘法利生。有感于佛教倡导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本书着重介绍了佛教常识,希望能够帮助愿意修习者找对门路,由浅入深,学经悟道。并借此向各位推荐前人总结的三教《十三经》,供大家选读:《游行经》、《圣谛经》、《涅槃经》、《金刚经》、《坛经》、《阿弥陀经》、《弥勒经》、《文殊经》、《普贤经》、《大乘密严经》、《妙法莲华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胜鬘经》,称为“佛教十三经”;《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老子想尔注》、《老子中经》、《黄庭经》、《太平经》、《玉皇经》、《黄帝阴符经》、《清静经》、《悟真篇》称为“道教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称为“儒教十三经”。希望有缘之人能够随缘选择几部自已喜爱的经典来阅读,如能够认真仔细地阅读,一定会得到难以想像的收获。须要注意的是,学习经典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学习经典不但要找对门路,锐意进取,而且还要持之以恒,不退初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登堂入室洞察精微,并从中受益无穷!
以下为大家简述一下三教的基本理念。
一、道教
道教简称“道”。起源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原始社会,道教最早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巫术禁忌、鬼神祭祀等民俗信仰兼收并用。但最主要的是受易经八卦的影响,至春秋战国期间已基本发展成熟,后世尊奉老子为“教主”。 道教将宇宙间的万物看成是一个整体,认为都是由阴阳合一的“气”所产生,而这个气就是“道”。老子《道德经》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主张修心养性,清静无为,效法自然,返璞归真,通过不断修炼,最终解脱世俗烦恼。超然物外,得道升天,成为逍遥自在的神仙。道教表面看似与世无争,其实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深谙百姓生活之苦,希望统治阶级能效仿天地,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主张通过以退为进来达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而《道德经》不但被奉为道教宝典,并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部以道家的眼光来解读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哲学之书,其影响早已遍及全世界。而由道教所产生的一些方术之士在冶炼和医卜风水等方面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亦是不应被忽视的。
二、儒教
儒教,简称“儒”。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后世尊奉为“圣人”的孔子所创立。儒教主张以诚待物,宣扬仁义道德,提出有教无类,倡导勤奋学习。推崇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世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以之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致中庸作为做人之最高境界。依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增长见识,格物致知。通过“谦恭守信,见贤思齐”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作为君子的德行。儒家还以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作为大丈夫的标准。儒学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孔子传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它还包括社会普及教育,儒家认为大至“治国、平天下”,小到安身立命的本领,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取得,积极鼓励学以致用。教导读书的士子不仅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而且还应善养浩然之正气,培育宽广的心胸。通过勤奋学习,做到既能够藏器于身,待时而用,又懂得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无论在朝在野,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来参与社会政治,从而真正做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最终实现 “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最高目标。
三、佛教
佛教,简称“佛”。来自古印度,是古印度一位名叫悉达多的太子创立的。他目睹众生生、老、病、死,感叹世事无常,毅然放弃自已高贵的王位及奢华的生活。历尽苦难,经过多年的修炼和思索,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得到宇宙过去未来和人生究竟解脱的大道,由他肇始的宗教被称为“佛教”。而他因此成为“释迦族的圣人”,即号为“释迦牟尼”,也就是“佛陀”。佛教以慈悲为本,倡导众生平等,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富贵贫贱,乃至于胎、卵、湿、化四生及天、人、修罗、地狱、鬼、畜六道者,“佛陀”一以平等慈悲之心度化之。佛教传入中国后,丰富和充实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表明了佛教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相对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儒教而言,佛教适应并且照顾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正因为佛教为普通百姓大开了信教的方便之门,才使得佛教能够在中国普遍传播。
有趣的是,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 “道、释、儒”三教,也和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都不约而同的请“天”来作为自已的形象代表,都认为只有“天”才是最聪明正直大公无私,而且至高无上神圣威严不可侵犯!因此,天也就成了三教劝人向善的共同点。儒家认为做人要讲天理良心,凡事都要顺天而行,“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道家认为人应当效法天地顺应自然,不可伤损天地之和气,要做到和尘同光才能够与天地同老随自然长久,否则必遭报应、受天谴;佛家同样认为天堂是美好的世界,并指出人有过去世、现在世和将来三世,人如果在生前多做好事,大限终了之时西方佛祖阿弥陀佛会来接引灵魂上天堂去享天福,相反要是生前坏事做多了,死后灵魂会被罚下地狱去受种种痛苦。对此,可姑且认为是古人缺乏对自然认识的原因,但却不可否认三教对人们精神起到的劝道和约束作用。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传播方便迅速,世界上各种宗教之间都在有意无意之中互相影响、碰撞,相互吸收利用。因此,无论修习哪一教,都离不开其它知识的补充,其实在中国百姓的心中,早已很难将三教分辨清楚了,所以只要能够自律自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人,就不枉佛陀菩萨、圣贤先哲们的一番良苦用心了。总之,三教提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提高与人为善的道德觉悟,有效的缓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能为人类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出独特的贡献。
文章分页:1